返回

源于抗日战争的潮汕俗语

2016/9/13 15:32:53
    千兵入城报十万
    该俗语流行于潮阳一带,用于讽刺虚张声势、装模作样的伎俩。原来,1941年3月24日夜,日寇板口大队部出动步骑兵2000余人,乘着月色,分兵从达濠、河浦、马滘等地侵犯潮阳县城,每占领一处就分兵把守。如此等到攻入潮阳县城时,日军所剩已不足1000人马。为了炫耀皇军实力雄厚,以便用极少的日军吓唬中国人,从而轻而易举地拿下棉城,日军故意把队伍分成几段,边走边喊着口号,同时发出一阵阵重重的脚步声和铁蹄声,并且不停地于东、西、南、 北四个城门之间来回环绕奔走了一整夜,使人们误认为日军人数不少于十万。然而没过多久,人们就识破了日军的诡计,于是当地人无不讥讽日军“千兵入城报十 万”。从此,这句俗语就流传下来。
    “布袋队”
    被用潮语指骂“布袋队”的人,必有品格低下,行为龌龊,类盗类抢行为之嫌。这句“土头用语”源自日伪时期。
    1939年潮汕沦陷后,驻扎粤东各地的日伪军队在策划对邻近乡村进行烧杀,对其遭受过抗击地点前后的村民进行报复清剿之前,常通过当地的“维持会”或其它汉奸组织,临时拼凑起一支由城镇饥民构成的松散队伍,跟随在日寇伪军之后,前往清剿烧杀地点。这群缺脊梁骨、无良心的厚颜之徒在日伪军进入乡村、强令乡民到空旷地集合之后,便带着事先准备好的布袋,溜入乡村洗劫村民的财物粮食等。装入一个个布袋中各自带回家。他们的行为是为虎作伥,在村民的伤口上撤盐,罪近汉奸。潮语将之鄙称为“布袋队”并口头留传下来。
    目前,“布袋队”一词主要用于讥讽某些跟随在有势之人之后,捞取不道德好处的事和人。另外,散记于文字资料的有关“布袋队”的种种劣迹,在真实记载潮汕抗战的史料,例如揭阳锡场乡抗战史,潮阳西胪乡抗战史的记载中可看到。
    一八六——惹入
    这是流行于揭阳一带的一句俗语,其由来同样出自抗日战争。1943年,迫于国内舆论和潮汕人民高涨的抗日呼声,驻扎在揭阳的国民党正规军一八六师不得不下令抗日,并于当年夏天对驻守在杨梅山和羊铁岭的日军发动“袭击”。但由于师长李卓元贪图安逸和固守后撤的错误思想,此次“袭击”只是装模作样而已,对日军并未造成重创,反而惹起日军的报复性进攻。1944年12月4日,日军出动3000余人和两架飞机对揭阳县城榕城及一八六师驻地黄岐山进行猛烈的轰炸。一八六师为保存实力,不战而退。5日后,日军在几乎没有反抗的情况下占领了榕城。事后,人们便把一八六师这种贪生怕死引惹日军进入榕城的表现讥之为“一八六——惹入”,意即把事办糟,既害人又害己。有时也指自讨苦吃。

来自:汕头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