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过年祭拜煮糖粥

2017/2/27 15:19:40
    今年春节虽然已过,但潮汕各地的一些古老传统依旧富有特色。如每逢年末,潮汕惠来隆江各家各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进行清洗,称“采囤”。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民间烧纸马,送“神明上天”述职后,人们便忙碌备办各式年货、鲜花,添制新衣饰,购家具器皿,选贴年画、春联、结彩等象征吉祥如意。尤其要买柑桔、糖果等,以备迎送亲友。旧俗,过年前男人必须理发,妇女必须“挽面”。现在多为剪发美容,意示换颜好运。
    农历十二月的最末一天称“除夕”。除夕前家家户户准备用糯米粉拌粳米粉、番薯、木薯粉、红糖制成粿皮,用花生仁、绿豆、油麻、肉丁、瓜丁、柑饼、白糖搅拌成粿馅制成圆形粿块,用芭蕉叶或阔树叶、腐皮作垫,制成粿品后炊熟,称“鼠麴龟”,备过年之拜祖赠客。除夕夜必须贴春联,祭拜祖宗。家里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全家欢聚在一起围炉,吃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圆饭。饭后,人们必洗“过年浴”穿新衣服,大人们给孩童,能挣钱的子女给父母、后辈给老人“压岁钱”。要讲究用新钞票,或者装在利是包,俗称“压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是晚各家饭菜要剩余,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平安”、“年年有余”的好兆头。“除夕夜”睡前关门要放“关门炮”,初一早醒后起床要放“开门炮”。“除夕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各家各户客厅桌上,红盘盛满大桔(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初一大清早便生炉起火用糯米煮糖粥,准备斋菜供品祭祖。祭拜习俗中“糖粥”不能少,这天多数人家早餐不吃荤,必吃糖粥、吃素、吃东坡豆腐煮飞龙菜(即菠菜)。
    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桔到亲友家拜年,客人赠上大桔贺主人吉祥如意,主客互致“新年好”,“新年大赚”、“恭喜发财”、“恭贺新禧”等祝语,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客人品尝糖果小食。临走前,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民间拜年礼俗称“换柑”。拜年礼俗是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大桔谐音“大吉”,大桔多少没有关系,但忌讳奇数。拜年也称“拜正”(拜正月的意思),俗称换大桔,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春天之始,万象更新,人们载歌载舞来欢度春节。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户拜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拜年讨利是。潮汕惠来民间,嫁出的女儿初二、初三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乡镇过年多组织新春文娱活动,搭戏棚演潮剧、做皮影戏,大旗、大锣鼓、英歌舞、舞龙等沿街游行表演。还有猜谜、放电影、球赛、书画展等。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喜乐的热闹气氛。

    潮汕惠来人将“正月头”看作是新一年运气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时禁忌说不吉利的话,忌扫地,忌理发,忌杯盘碗碟打坏,忌债主上门讨债等。随着民间文化的发展,惠来“过年”习俗更加喜庆热烈。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