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厦岭妈宫俗信 弘扬妈祖文化 敦睦乡情乡谊

2017/6/12 9:20:06


  妈祖文化经过千年的演绎已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联系海内外、沟通世界各地华夏儿女的桥梁和纽带。地处光华埠的厦岭妈宫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汕头最早的宫庙之一。这里每年都会举行厦岭妈宫娘娘巡安庆典仪式,为弘扬妈祖文化,激发海内外乡亲报恩思源的热情,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敦睦乡情的活动平台。因此,厦岭妈宫俗信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妈宫见证汕头发展


  地处老市区的光华埠,昔年处在南海中,因沙泥积聚而成为陆地,是汕头市区最早露出海面的沙脊地,沿海居民在此设栅捕鱼,称这里为“沙汕”,属揭阳县辖。元代,在现在的光华埠一带已形成较大渔村,称为“厦岭”。汕头未建埠前,厦岭曾是明清两朝内河商船的停泊点,也是出海的口岸,民众聚集,商业兴隆。因此,历来便有“先有厦岭,后有汕头”之说。


  元代淳熙年间,福建渔工用木材、瓦片在厦岭搭建一间仅有6平方米左右的简陋小庙,供奉妈祖娘娘,护航佑民。后来,随着迁入人口不断增多,妈祖信众不断增加,小庙不堪重负,民众倡议建庙的呼声越来越高。明洪武二年(1369),在小庙原址上创建了现在的厦岭古庙,此后历代均有修缮。1860年,汕头正式开埠。厦岭妈宫见证了汕头市区从厦岭渔村到“沙汕”,从“沙汕头”到“汕头”的发展史。据说,厦岭建妈宫之前,明洪武二年还在此设立“蓬洲守御千户所”,但由于遗址难觅,故那段历史已鲜有人知了。唯有厦岭妈宫幸存下来,跻身于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建筑群间,为后人留下了一处临海历史的标志。


  清末宣统三年(1911),由于汕头经常遭受台风袭击,厦岭古庙损坏严重,村民李德钦出资重建。1953年,古庙被改造作为光华小学校舍。1981年因光华小学新建校舍,把古庙改为老师宿舍和存放杂物的仓库。随着落实党的宗教政策逐步深入,在当地政府和市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校方把庙产归还厦岭妈宫理事会。


  民间传说流传久远


  厦岭妈宫位于厦岭路光华小学的南侧,在妈祖宫前的门楼上书“厦岭古庙”。厦岭妈宫是一座三进四柱四间硬山顶式结构的庙宇,庙中遗留着石门斗、石鼓、石碑等古色古香的建筑。建筑内部木雕精美,屋顶嵌瓷是汕头少有的明式建筑遗存之一。宫内至今保存有一块《厦岭古庙》石牌匾及明正德年间港埠合约碑记等文物。厦岭妈宫理事赵亚美告诉记者,厦岭妈宫除了建筑有着独特的韵味之外,还流传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传说。


  与其他妈宫不同的是,宫内供奉两尊妈祖塑像,左为“福建妈祖”,右为“汕头妈祖”。相传古时渔民建成厦岭妈宫,已在宫中立了神像,后来海上漂来一福建湄洲妈祖塑像,被厦岭渡口一位艄公捞起来,“求杯”得汕头妈祖同意后,“请”入宫中一起供奉,接受民众朝拜。如此一来,厦岭古庙的妈祖信仰,既有潮汕文化元素,也与中华妈祖信仰文化接轨。在潮汕地区,这种现象是独一无二的。庙中还设有两位妈祖的卧室,室中被、褥、鞋、枕等配套齐全,这也是少有的。侧座屋顶的嵌瓷泥塑不雷同于其他妈宫的戏剧历史人物,而是象征辟邪去灾的鸡嵌瓷等。


  赵亚美向记者介绍,厦岭妈宫相传是建在地脉的龙喉宝穴上,现中座还保存有一口龙喉井,龙尾在约十里远的下蓬渔洲溪。尽管谁也未曾见过龙喉古井的真面目,但龙喉井的故事却代代相传。1969年7月28日早上,汕头被强台风袭击,迅即海潮汹涌,无情的海水把汕头低洼地都淹没了。厦岭地处凹形,海水上涨很快,民众无法撤离,妈宫附近的老幼近百人,只得全部退回妈宫。当时,妈宫门前有三级台阶,任海水如何上涨,也没涨过第一级台阶。据传正因妈宫建在龙喉穴地,故可上浮。


  传承维系爱国情结


  妈祖崇拜自宋代以来,传布我国沿海各省及南洋群岛。潮汕妈祖庙甚多,潮汕人历来崇拜妈祖,特别是商民、船民、盐民尤为普遍,船民船中都祀妈祖神像。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妈祖圣诞日,妈宫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为妈祖娘娘祝寿。潮汕还有俗语“老妈生食炒面”,喻为普天同祝寿,即便是有不参与祭祀活动的市民,也多在这一天吃炒面、卤鹅,这已成为汕头独具特色的民俗。


  厦岭妈宫理事会理事长林学明告诉记者,每年春节期间,厦岭妈宫都会举行声势浩大的妈祖金身出巡活动,参加活动人员近千人,这也对厦岭妈宫俗信的传承起巨大作用。林学明表示,妈祖文化对世界华人、华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在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如今,妈祖文化已成为维系海内外华夏儿女爱国情结的巨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