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夏日洗薄壳

2017/8/25 13:55:06


一片平畴,光荡海面。

水如蓝绸平披,风吹起皱。近处休工的船只停泊于岸,安静如画。小机轮载着货品穿梭往来。聚为“海上人家”的渔排荡漾在晨光里,人影鱼影相衬晃动。粤东三百门湾一片宽阔平畴的海面,晨霭淡烟中,猎鱼易货,养殖耕作,人们迎着太阳开始新一天的繁忙。在这片不深不浅的内海湾中,海产品极其丰富,曾经出产的鱼虾蟹贝,肥美壮硕,膏厚肉甜,名闻遐迩。其中出产有一种极鲜美的海珍,更是声名远播。其名本地叫薄壳,俗称海瓜子,学名寻氏肌蛤。这是一种贝壳类,状如瓜子,壳薄有纹,肉鲜汤甜,营养丰富,美味可口,且能烹饪多种菜色而深受食客喜爱。

薄壳生长于浅海土层中,海水环境须5至7米深,咸淡适中,少受污染,适当有阳光穿透。薄壳的生长成团构结,以黑褐色如乱麻的韧带牵系着,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薄壳磴”。“薄壳磴”是薄壳生命的温床,薄壳的出生就是薄壳苗附带在“薄壳磴”中来,薄壳生长中身体长出柔韧的丝带向外盘旋,多粒薄壳的丝带盘在一起就成“薄壳磴”,在这样的成团集结中稳定了生存环境,不被海浪带走冲开;在集结中吸引微生物的到来而得到营养,加快了生长。

不知何时人类发现了薄壳的营养可餐,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何等的勇敢,但也许是肚腹的饥饿而饥不择食无奈尝试?我们不去追究历史之谜,有时留为悬念也不失精彩。打小起,我感觉自己几乎是吃着薄壳长大的。曾经物质贫匮,食物缺少的年代,大海却敞开胸怀,给予海边人无私的馈赠。也许那时人们对大海的敬畏、对海生物的尊重爱护,没有污染没有滥捕,没有无情的电炸和天牢地网,人与海友好相处,适当讨掠,平衡安定,才构建了和谐的生态环境。那时的薄壳极多,肥大鲜美,成了海边人三餐最平常而熟悉的美食。在每年薄壳成熟的节季,家家户户几乎都离不开这便宜又鲜美的小贝儿,其肉质其汤水令人垂涎。

薄壳生长的地方,海边人称为“薄壳埕”。以前,薄壳是自然生长,每到夏季便有人工采收,现在多靠人工播种,采收的时间多在8月;有些在今年采收后留下尾种,待到翌年才采收,称为老薄壳。其实,3月和8月这两个月为最佳采收薄壳的时间,此时的薄壳头大脂厚,体黄肉饱,味道鲜美。但3月的海水极凉,采薄壳是人工水下作业,身体难以承受,所以,大多于夏季采收。

6到8月份是薄壳埕的繁忙时期。凌晨2点多,被称为“虷民”的采薄壳人已从家里出发。披着星光,吹着海风,一路激情满满。入夜的海边已经是闹哄哄一片,远处天海朦胧,海岸线淹没在夜的苍茫之中,星闪烁于天还是闪烁于海,令人难辨,四周却灯光亮起,桅杆挺起,张帆待发。有的船只已经先行一步,尾舵把海水犁出一道道白色的沟壑。虷民们有的翘首远望;有的检查着下海的工具;有的蹲在舷边,静默地吸着烟,是否思考着今年薄壳的肥痩、生长的丰硕?

采薄壳是一项艰难的水上作业。本地称采薄壳为“洗薄壳”,一个“洗”字,更突出这项水上作业的性质。当船进入薄壳埕,下锚后就在海面铺上两三片长木板,然后从船尾卸下一个大篾箩,这就是俗称的“垒”,垒大而圆,状似大型僧钵,直径约3米,高半米,中间稍圆挺,座及口稍收,是用粗约指宽的薄竹篾编就,专供“洗”薄壳用。垒下水后,便用木板做浮力绑于双侧托住,让垒浸于水平面。一切准备完毕,虷民便脱光身子下水了。他们露出满身黑褐色的肌肤,带上一把小铲和网袋,深深吸一口气,扑通便钻入水里。虽是夏季,但深水下的海水依然冰凉,虷民不知道是早已适应还是专注于采收而无暇它顾,他们如一尾尾灵活的鱼,自如又灵敏地游弋着,以最快的速度潜进海的深处。黑灰灰的埕面出现了,他们凭着感觉,熟悉地把手往埕面一抹,一阵浊土霎时如云烟般在周围随水波弥漫开来。虷民瞬间便明白今年薄壳生长的厚薄多寡。

于是,他们蹬动双腿,挥舞双手,左手拉着网袋口,右手握住铁铲,铲着埕中的薄壳土,往左手的网袋装,一铲,二铲……一口气快用完了,他们爬行式的身子忽然立起,双腿往地上用力一蹬,身子借着水的浮力,一手拉着装薄壳土的网袋,箭一般往海面飞升,终于出水。如土鲶出洞,水面荡着微亮霞光中的涟漪,忽地冒出一个头来,只听到呼地一声,喷出长长的一口气,把水面吹出水花。接着,只见手一举,把网袋中的薄壳土撑进箩垒中,转手倒了进去。倏地,深吸一口气,转身又钻入海底……虷民们如燕衔泥,反复往来,这边头刚浮出水面,那边又低头钻下。

泡在海水中的篾垒上,有三几壮汉立在其中,他们手按在篾箩边沿,双腿用力向里面的薄壳土来回搅动,稀拉的土泥瞬间化为浓浊的水浆,从篾箩的周边溢出,不久,留在里面的是一团团的薄壳团,随手戽一把上来,借着霞光,可见肥大饱圆的薄壳,金黄的色彩熠熠闪光,虷民们立即神采飞扬,他们明白,又是一个丰收年到来了……洗薄壳的“洗”因此而来。

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基本全靠人工的洗薄壳作业,本应随着机械化而改革推进。但机械的采收不仅加重了成本,而且影响薄壳的质量,所以一百多年来的洗薄壳基本没有改变多少,虽有些工具略有改进,但至今基本仍沿用最原始最古老的方式作业。

薄壳吃法各异,一般是清焖油炒,以白烫最为原味清甜。也有酒渍、腌制。现在的人因争时间夺效率,大多没时间一粒粒品味,因此把薄壳打成薄壳米制作各种菜肴也颇受欢迎。在潮汕地区,以薄壳烹饪的各式佳肴已是酒席珍品,跟以前“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普通佐餐食品不可同日而语了。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