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夫茶的“滚杯”和“洗杯”

2017/12/1 10:29:01
明代郭子章在《潮中杂记》中说“潮俗不甚用茶”,可见至少在明代万历以前并没有所谓的潮州工夫茶,实际上“潮州工夫茶”这个名字的出现要到清代之后。数百年来,无论是茶叶还是冲茶器具的制作,潮州工夫茶一直都有改革发展的空间,甚至冲茶程序也并非因循不变。

现存关于最早的潮州工夫茶的记录是清代俞蛟的《梦厂杂著》,里面记录了潮州工夫茶的冲茶工具以及冲茶的程序,包括投茶、候汤、淋罐、筛茶等等,唯独没有提到洗杯的环节。民国学者翁辉东在《潮州茶经》(写于1957年)中列举了冲茶的程序,包括有治器、纳茶、候汤、冲点、刮沫、淋罐、烫杯、洒茶等。也没有提到“洗杯”这一程序。可见现存“洗杯”的环节并非古法,而是近数十年才出现的。

那么“洗杯”这一冲茶程序是怎么出现的呢?潮州工夫茶中虽然没有“洗杯”这一环节,但是却有一个“烫杯”的环节。在翁辉东《潮州茶经》中,“烫杯”是指在“淋罐”之后预热茶杯,将“淋杯之汤宜直注杯心”。其主要目的是使杯子受热,这样冲茶“方能起香”。随着后代冲茶方法的改进,“烫杯”这一环节开始加入新的动作。曾楚楠先生在《潮州工夫茶》中提到的“烫杯”之法如下:“淋罐后,将铫中余汤淋杯……再回到茶几前‘滚杯’:用食、中、拇三指捏住茶杯的杯口和底沿,使杯子侧立浸入另一个装满热汤的茶杯中,轻巧快速地转动,务使面面俱到,里外均匀地受洗受热。每个茶杯都要如此处理。”这段记录比翁辉东的叙述要更加详细具体,加入了一个“滚杯”的环节,很讲究技巧,更能体现潮州工夫茶的“工夫”所在。但到了现在,“滚杯”的主要目的已经不仅是使杯子受热,而是变成洗杯了。在冲茶过程中,这个洗杯的环节是时常出现的,由“烫杯”变成“滚杯”“洗杯”,这是潮州工夫茶中本身习俗的沿袭变更之故,并非凭空而来。

这种洗杯技巧看似高明,其实很不卫生。因为喝完茶后,这样的洗杯法,只是把其中一个杯子上的唾沫带到最后一个杯子上而已。有人可能认为热水可以消毒,但是事实上100摄氏度的热水要一分钟后才能使肝炎病毒失去传染性,20分钟后才能杀死病毒。在许多的家庭里,冲茶时洗杯都是很马虎的。“滚杯”的难度系数其实也很高,不单容易烫伤手指,也往往洗不干净,容易携带细菌病毒。这种洗杯方式有很多人都已经认识到其中的弊端了,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人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按照曾楚楠老先生在《潮州工夫茶》中的说法,一般待客,三人用两个杯,四人用三个杯,五人以上用四个杯。这样,每次冲茶完毕,总有一个没得喝。主客互让,长幼互让,就可以体现一种“和敬”的精神。这种冲茶法固然可以体现文化内涵,但是我以为正是因为这种减杯法才导致洗杯环节的产生。杯子不足,则必须要洗杯。“滚杯”的预热作用也就自然会变成洗杯作用。现行的洗杯环节并不卫生,容易传播病毒,雅而不佳。其实来多少客人,就使用多少杯子,各自喝自己的,这样连杯子都不用洗,就是直接烫杯、冲茶。这种方法最简单,也最实用,只要在家里多备几个杯子就可以。 “和敬”的精神也完全可以通过其他冲茶程序来体现,不一定要建立在互让的环节之上。

多人共饮一杯,固然有很多的文化意义,但当文化与健康相遇时,又该如何取舍?对于外地人来说,第一次看见潮式冲茶法中的洗杯环节都觉得很有意思,动作灵活,一般人没有学习过,根本转不动杯子,也承受不了高温,这固然是潮州工夫茶的一种特色,丢失了也确实可惜。如果能有办法既保留滚杯技巧,又兼顾到卫生健康问题,自然大好。我以为在第一轮冲茶时,“滚杯”的环节是可以保留的,因为这时还没有开始饮茶,作为一种“烫杯”的技艺展示未尝不可。但是在冲茶过程中就不能继续以“滚杯”代替洗杯了。 

(来源:揭阳日报)